理性、思想繼受與法解釋

點閱:4

作者:顔厥安, 羅昌發主編

出版年:2009

出版社: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出版

出版地:臺北市

集叢名:東亞法治與人權叢書系列:9.

格式:PDF,JPG

頁數:476

ISBN:9789860184051

分類:SDG16 和平、正義及健全制度  

書籍難度(SR):797

適讀年齡:高於十二年級

SR值是什麼?
馬上看!不用等預約。
借閱說明

任何法律都必須面對法律解釋的問題,而即便法律解釋不全然來自於理性,但在現代的法律中,理性無疑擔負了重要的任務。然而法律又是特定社群的法律,而解釋則也必須面對特定社群的歷史,因此面對東亞自身的歷史也是一項重要的理論及實踐的任務。此外,東亞諸國又大半繼受了西方法體系,而西方法體系也不是純粹理性的構造物,而有其自身的歷史。這些複雜的因素使得東亞諸國的法律解釋面臨相當的困難。

本論文集中有對於東亞法律思想的探討與比較,而在歐美的法律哲學方法,也有對於法律的客觀性及解釋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與批判。本文集中既有比較性的討論也有深入的專題思考,以及歷史性的爬梳,相信一定程度上呈現了東亞法哲學發展的豐富面貌。

顏厥安 主編

學歷: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。經歷:曾任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。現職:台灣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。

羅昌發 主編

學歷:私立輔仁大學法學學士,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,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,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(SJD)。經歷:教育部國家講座,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、顧問,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委員、顧問,經濟部我國加入GATT/ WTO專案小組法律顧問,經濟部法規委員會委員,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法規委員會委員,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申訴審議委員會委員,行政院與外交部訴願會委員,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。現職: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,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申訴審議委員會委員,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法規會委員,國科會法律學門召集人。講授科目:國際經濟法導論,國際貿易法專題研究,國際司法,英美契約法,政府採購法。

  • 序 言 -顏厥安、羅昌發
  • 法律、語意學與客觀性-王鵬翔
  • 在困難案件中認真對待目的性解釋-吳炳善
  • 從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反思類推適用──以鄰地通行權為例-林更盛
  • 徐道鄰對於 Carl Schmitt 的批判性接納-松平德仁
  • 法與法學之目的-金池洙
  • 法學的立場之辨-舒國瀅
  • 價值、理性之本質與其主、客觀之爭-楊益誠
  • 論法律虛擬與法律擬制之區別──法哲學的時代變革-溫曉莉
  • 法律論證的語用論辯分析-熊明輝
  • 論法律解釋的客觀性-蔣傳光
  • 中國古典法律解釋中的方法智慧-謝 暉